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干货!《市长访谈》聊医疗健康,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者: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9-09-28 00:00 浏览:

 9月26日晚上20点30分,巴中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务访谈》特别节目——《市长访谈》(第14期)开播。

嘉宾介绍

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平

副市长邱成平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佘晓东

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张家生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方明恒

他们围绕 

“加强‘三医’联动•保障人民健康 

这一主题,

与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

  问:本期访谈的主题为“加强‘三医’联动·保障人民健康”,所谓“三医联动”就是指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简称医疗、医保和医药改革联动。请问何市长,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主题呢?

  何 平: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是针对个体而言的。现如今,中央已把全民健康提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讲,“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国家也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央作出这一系列战略部署,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因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在医疗卫生领域,就是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美好生活需要和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高度关注医疗事业、医保大业和医药行业发展,持续推进三大改革联动,逐步实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这就是我们设定本期访谈主题的主要考虑。

  问: 目前,全市医改工作整体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效?请何市长给大家介绍一下。

  何 平:

  为持续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9年,我市与国家、省同步启动医改工作,改革的内容涉及全民基本医保、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监管制度等多个方面。具体的举措,我把它概括一下就是“四个三”:一是“三改”,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善就医条件、改进医疗服务。二是“三防”,防早生病、防晚发现、防灾后疫情。三是“三减”,减少患者用药支出、减少患者诊疗费负担、减少患者个人医疗支出。四是“三提升”,提升医疗保障标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升药品供给能力。

  医改实施10年来,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可喜变化,我也把它概括为三句话:

  一是就医条件更好了。全市建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3家;还有5家医院已通过现场评审,即将提等升级;公立卫生机构床位由8932张增加到21769张,增长了1.44倍。

  二是医疗负担更轻了。主要就是通过“降药费”和“提待遇”两个方面来实现的:在减费降费方面,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以药补医”退出历史舞台;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11年的43.99%下降至2018年的27.15%。在医疗保障方面,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人均补助标准由2013年的280元提高到2019年的520元;目前全市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75.04%,乡镇卫生院使用基本药物报费比例达到95%,患者看病成本显著降低。

  三是服务水平更优了。10年来,我们先后建成以市中心医院为牵头医院的市域医联体1个、以区县二级及以上医院为牵头医院的县域医联体12个,通过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同时,将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乡镇和社区卫生机构等核定为公益事业单位,提升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如果要把这10年医改成效浓缩为一句话,那就是“全市人民健康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了”。

  问:网友“紫霞无限”“东风”留言说,因为家里亲人生病,花销增大,导致经济状况不好,在得到医疗帮扶之后,还免了许多费用,家庭情况开始好转。像他们这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我们采取了哪些办法去解决呢?邱成平副市长,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邱成平:

  2013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达6.9万余户22.9万人,占比分别达47.79%、46.47%。针对这一情况,市委市政府深度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从6个方面着手,全力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先后印发了《巴中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扶助办法》《巴中市医疗卫生扶贫专项方案》《巴中市健康扶贫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健康扶贫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二是强化健康促进。通过免费健康体检精准筛查、进村巡回医疗精准诊疗、家庭医生签约精准服务、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四个到人”,为贫困人口量身定制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努力让贫困人口保持健康。相关做法被省脱贫办在全省推广。

  三是实行医保特惠政策。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医保报费取消“门槛费”,将县域内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90%,门诊特殊疾病病种增加到37种,报销限额标准最高提高到2500元/年。

  四是设立扶助基金。设立医疗扶助基金和卫生扶贫专项救助基金,对经现行各类政策报销后的自付费用,由医疗扶助基金按比例给予扶助;对扶助后医疗负担仍然较重的,由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给予救助。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比例均控制在10%以内。

  五是开展医疗救助。通过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有效化解群众“因病致贫”问题。2017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政策全覆盖保障,贫困群众脱贫不脱政策,防止“因病返贫”。

  六是实行免补政策。对贫困人口患者实行代缴基本医保、免费住院分娩、免费白内障手术等十项免费政策;对包虫病手术患者每人补助2.5万元,对每名进行手术、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的0-6岁贫困残疾儿童给予最高3万元补助,对符合治疗救助条件的晚期血吸虫病人每人补助5000元,对重症大骨节病贫困患者每人补助700元。通过努力,全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由2013年底的6.9万余户22.9万余人下降到现在的1.1万余户3.4万余人,减贫比例分别达83.16%、85.05%。

  问:网友“天空”在互动平台上留言说,他在一次检查中,发现自己患了慢性疾病,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去申报。“灰色兔子”留言说,自己去申办门诊慢性特殊疾病时却被告知不符条件,还有网友“杜鹃花”“冰山”都想知道慢性特殊疾病怎么去界定、申报和认定?这些问题,有请张局长回答一下。

  张家生:

  门诊特殊疾病是指病情相对稳定,需长期在门诊治疗的慢性疾病或重症疾病。目前我市一类、二类门诊特殊疾病中涉及非贫困人口的有高血压、糖尿病等22个病种、涉及贫困人口的有37个病种。我们在全市各定点医院、药店、村卫生室等地均设置了政策宣传栏,大家有时间认真留心一下,也可以向市、区县医保局电话咨询。在申报认定上,一是参保群众所患疾病属于门诊特殊疾病病种,二是需要向参保地医保局提供申请病种相关住院或门诊病史资料,三是经门诊特殊疾病专家小组认定符合门诊特殊疾病标准的即可享受有关待遇。

  参保群众办理门诊特殊疾病被告知不符合条件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病种不在门诊特殊疾病病种范围内,二是申报资料不齐全,三是门诊特殊疾病专家小组按有关标准认定不符合条件。

  问:网友“陈二哥”“巴山红”留言说,到大型医疗机构办出院入院手续比较繁琐,看病的时候挂号、缴费、检查等候时间也比较长,医生看病的时间短,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服务,节约时间。佘主任,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呢?

  佘晓东:

  刚才主持人所讲的现象,在一些大型医院确实存在,这也是老百姓常说的“三长一短”。为缓解这一问题,我们从大力推广预约诊疗服务入手,引导患者通过互联网、公众号、自助预约等方式,在公立医院预约挂号,目前预约时段已精确到1小时。今年,部分医院已推行检查检验分时段预约和集中预约,正在完善住院床位、日间手术预约服务。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办法:

  一是推行检查结果互认。在确保医疗安全和不影响疾病诊断治疗的前提下,对同级和上级医院报告单中互认项目检查结果予以认可;在全市符合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之间,实行医学影像检查和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二是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在线咨询、移动支付、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互联网+远程诊疗,方便偏远地区群众看病就医。

  三是推动分级诊疗落实。通过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实现区域医疗人才、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医疗服务重心下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就近享受到大医院的诊疗服务。同时引导群众转变就医观念,就近选择与自身疾病相匹配的医疗机构就医,既可以减轻大医院的接诊压力,也可以降低看病就医成本。

  问:“享受明天”的网友留言说,何市长,政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保障力度很大,那么对非贫困群众的医疗保障又怎么样呢,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何 平:

  我们常讲,“手心手背都是肉”。保障每一位市民的健康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仅重视贫困群众的医疗保障,也同样重视非贫困群众的医疗保障。近年来,通过持续努力,我市已基本构建起以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为基础,以职工商业补充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为补充,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兜底的全民医保体系。

  我们在设计基本医保制度时,主要目标在于“全面保基本、重点保大病”,并围绕这一目标构筑了五道健康保障线。第一道是夯实基本医保。依法推进全民参保登记,有效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确保群众患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第二道是强化商业保险。政府每年免费为所有参保居民统一购买商业大病保险,由保险公司对自付医疗费用较高的患者给予补赔。第三道是扩大药品报销范围。尽力将更多“治疗必需、疗效显著、价格昂贵”的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切实减轻大病患者用药负担。第四道是实施医疗救助。对大病高额费用城乡居民,根据费用情况分类给予医疗救助。第五道是加强应急救助。政府拿钱建立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用于解决身份难查明和无支付能力患者的医疗应急救治费用,杜绝“等钱救命”现象发生。通过努力,全市城乡居民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保持在75%以上,住院费用10万元以上的重特大疾病患者人均报费比例达到了82%,大大降低了重特大疾病患者个人医疗支出。

  当然,需要广大市民朋友理解的是:当前巴中的财力还非常有限,全民医疗保障水平无法与发达城市和先进地区相比。但我相信,随着全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全民医保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问:网友“奇异果”说,现在部分医疗机构存在着乱收费的现象,我们患者有时候也不清楚价格。还有在手术中加价的现象发生,这些问题怎么去监督举报呢?那么请问方局长,如何监管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

  方明恒:

  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关心专注的热点,部分医疗机构无项目收费、超范围收费、分解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客观存在。市市场监管局成立以来,根据全国全省统一安排部署,重拳出击,立案查处了一批医疗服务收费违法案件,责令清退违法收费380万元,拟处罚380万元。目前,我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正在对随机抽取的33家医疗机构进行医疗价格综合监管执法。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以下三条措施,强力规范医疗服务收费。

  一是严查严管抓经常。一方面,强化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增强医疗机构法治意识,自觉遵照执行医疗服务价格;另一方面,我们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态度从严监管执法,增加监督检査频次,严厉打击乱收费行为,维护良好的医疗价格秩序。建立完善医疗价格违法行为信息公开和医疗价格违法行为信息共享制度,联动卫健、医保等部门实行联合惩戒。

  二是专项整治抓重点。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药品、医用耗材价格虚高问题专项整治药品销售行为,严厉打击会议营销、商业贿赂、回扣行为,降低成本,确保零差价销售;针对医疗服务中分解收费、术中加价、自立项目收费等违法收费行为,我们将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执法、重点整治、从重处罚,公开曝光违法医疗机构和违法医务人员。

  三是社会共管抓长效。近三年来,全市通过“12315”等热线电话共受理300余件涉及药品和医疗服务的价格投诉举报,我们坚持有诉必查、违法必究的原则高效处置,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在此,真诚欢迎广大市民通过“12315”投诉举报电话、巴中市市场监管局网站、公众号以及信函举报医疗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问:《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邱副市长,请问我市在“治未病”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邱成平:

  “治未病”这个术语听起来有点专业,属中医的健康观。简言之,就是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病,强调以预防为主,强调自我把控,强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强调以中医的观念对人体进行调和。目前,我市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健全医疗体系。加快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在市县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初步形成市、县、乡三级中医“治未病”医疗服务体系。

  二是加强基础建设。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十三五”行动计划,近4年来累计投入1779万元,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149个、中医角248个,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备针灸、火罐、电针仪、颈腰椎牵引、中药熏蒸、艾条等中医药设施设备。

  三是普及中医文化。中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大力弘扬中医健康文化知识,积极引导市民进行中医药保健或治疗,引导市民加强身体锻炼、养成良好生活工作习惯,强化自我调整。

  四是创新医疗产品。首先,市里专门成立了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心,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同时,鼓励各级中医医院研发中医药“治未病”养生产品,目前已研发中医养生口服茶方6个、养生足浴方4种,衍生了1款银耳面膜、1款黄芪饮料、1款栀子饮料、5款银耳系列饮品。药企国药天江、普瑞制药也研发出中药配方颗粒、乌苓苁蓉合剂、解毒降脂片等中药品种。我们讲,药食同源,以养生保健康,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问:网友“篱笆墙”听说有的群众可以免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他想知道到底哪些人可以享受免缴政策?有哪些要求?请张局长为他解答一下吧。

  张家生: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倡全民医保理念,为努力实现全市城乡居民人人“病有所医”,我们在构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时,充分考虑了部分特殊群体经济负担问题,主要对两类特殊群体参保给予了政策优惠。一类是城镇“三无人员”(民政部门收养的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或法定抚养义务人丧失劳动能力而无力抚养的公民)、农村“五保户”、Ⅰ-Ⅱ级残疾人、Ⅲ级及以上重症精神病人等,个人参保费用由户籍地区县区政府分类全额补助;另一类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费用由户籍地区县财政全额代缴,其余人员都要按年度全额自行缴费。

  2019年,财政累计补助或代缴特殊群体保费532926人11724.37万元,通过政策倾斜,近5年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基本实现医保全覆盖。

  问:农村群众基本上都是从事重体力劳动,年老大多体弱多病。佘主任,网友“乡村小路”“冬瓜”留言询问,他们的乡镇卫生院建得很不错,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哪些服务呢?

  佘晓东:

  乡镇卫生院是政府举办的综合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也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枢纽。目前,全市有乡镇卫生院230家,主要为农村群众提供两大类服务。

  一类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共有十多项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面向所有人群的,主要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健康素养促进。二是面向特定人群的,主要包括婚前保健、预防接种、孕产妇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三是面向患病人群的,主要包括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结核病患者4类患者的健康管理。

  二类是基本医疗服务。也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二是落实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任务。三是中医药康复理疗服务。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能够开展中医药饮片、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推拿、中药熏蒸等康复理疗服务。从去年情况看,全市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73.2%,居全省第二。这也能够说明全市乡镇卫生院较好地发挥了全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问:医生是医院医疗行为的主体,是深化医疗机构改革的主力军,请问何市长,我市在调动医生工作积极性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何 平:

  首先,我要谈一个基本观点:医疗行业要永续发展,就要实现“三个回归”,即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看病本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而要让医生回归看病本色,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激发内力,增强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责任感;二是用好外力,调动医生治病救人的工作积极性。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是将所有公益一类医疗卫生单位人员经费支出(包括五险两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二是对乡镇卫生院职工落实经费补贴和周转房,对边远乡镇医卫人员落实边远乡镇津贴。

  三是加强村医社会保障,财政支持在岗村医参加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医疗责任保险,为退出村医发放生活补助。

  四是在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平昌县人民医院试点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和自主分配权,合理提高医院职工特别是业务骨干的收入水平。“两个允许”,就是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

  五是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培育工程,连续5届开展“最美巴山健康卫士”评选活动,广泛宣传优秀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形成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尚。

  六是将医卫人员特别是紧缺人才纳入“巴山优才计划”,作为充实医疗队伍的重要途径。通过持续努力,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876人,其中高级职称705人;每千名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2.03人;首批命名巴中知名医院12家、巴中医疗名科20个、巴山名医92名。应该说,我们的医卫队伍在不断壮大,队伍素质也在不断提升。

  问:网友“打工仔”给张局长留言说,像他那样在外面打工的人很多,政府如何解决他们参保难和报费难的问题?

  张家生:

  关于外出人员参保难和报费难问题,我们重点做了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为化解外出人员参保难问题,2017年我市开通了手机微信公众号缴费功能,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微信关注“巴中人社”,点击选择相应业务,即可缴纳自己和家人的保费,同时也可委托亲友到户籍地乡(镇)劳动保障站(所)代缴。

  另一方面,为化解外出人员报费难问题,我们一是扩增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范围,目前我市与全国31个省份9000余家医院开通了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业务;二是简化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外出务工人员只需填写《异地就医备案登记表》并交参保地医保局或网上登录《四川省农民工服务网》即可申请异地就医备案,在联网医院即时结算,如果在这9000余家医院以外就医,参保患者还是需个人全额垫付医疗费用,出院后由本人或亲友带上相关凭证到参保地医保局据实结算。

  问:我们都知道药品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极其重要,一位叫做“江南”的网友留言问怎么保障药品的有效供应?

  方明恒:

  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保障药品供应:

  一是抓体系保供应。构建以全市现有的6家药品生产企业、34家药品批发企业、2256家药品零售企业为主体的销售网络体系,确保药品供应;构建以全市现有的3200家医疗机构药房为主体的药品使用体系,确保临床供应;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药品互联网配送体系,确保药品供应。

  二是抓创新保供应。全面落实《巴中市深化审评审批体制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实施方案》,加快具有临床价值药品的审批进度,激发创新药品的研发能力,提升药品供给水平。

  三是抓管理保供应。采取实物储备、计划储备等方式确保应急药品供应采取依法定点、计划配送等方式确保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供应;采取带量采购、谈判采购等方式确保“低价药”“救命药”“抗癌药”等短缺药品供给。

  问:“梦想花开”网友留言说,目前,我市大多数养老院不能提供医疗服务,医院也不能提供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机构太少,而且报费也比较难。我市对老年人健康养老有哪些保障措施呢?邱副市长,请给我们讲一讲吧。

  邱成平:

  截至去年底,我市60周岁及以上人口72.71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9.70%,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17.9%这个平均水平,老年人健康养老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为让老年人享受健康快乐的老年生活,市委市政府主要采取了3条硬措施。

  一是放宽准入。对养老机构设置诊所、卫生室、护理站的,全部实行备案管理,取消行政审批,由卫生健康部门加强日常监管。在保证医保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和医保付费总额控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元付费方式改革试点,推进失能、半失能老人长期住院治疗费用报销工作。

  二是医养融合。支持二级以上医院开设老年病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开设老年康养护理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工作。同时,在公立医院开设老年人挂号、诊疗、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住院、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及临终关怀等一体化健康养老服务。

  三是社会参与。大力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并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如恩阳区蓉创养老公寓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一条龙机制;通江县大椿养老康复中心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破解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用地难、用地贵问题。目前,全市建成“医养型”养老服务机构10家、养老床位2250张,“医养型”养老机构实现区县全覆盖。

  问:在以后“加强‘三医’联动·保障人民健康”中,还需加强哪些工作呢?有请何市长介绍一下。

  何 平: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永不停歇,保障人民健康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本轮医改自启动至今已有10年时间,可以肯定地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但我们也深知,当前巴中的“三医”水平,离人民群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包括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包括技术协作不够、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包括公立医院负债较重、公益性彰显不足的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去面对和解决。这也使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坚持“三个不动摇”,进一步释放“三医联动”的红利。

  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继续把“满足368万巴中人民健康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政府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市民健康最大的痛点是什么,我们就集中力量解决什么;保障市民健康的难点在哪里,我们的医卫改革就推进到哪里。

  二是坚持纵深推进医卫改革的决心不动摇。以问题为导向,一以贯之抓医改,找准关键症结,根除问题病灶,持续推进“健康巴中”建设。这期间也许会给部分人带来切身利益的阵痛,但人民政府为人民,哪怕改革难度再大,只要是对市民有利的,我们都要坚持不懈改下去,坚决啃下“硬骨头”。

  三是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不动摇。牢记“后发也要高点起步”,持续强弱项、补短板、提能力,大力推动全市医卫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在提升医院诊疗能力、打通农村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医保基金和药品全链条监管等方面再上水平,不断增强市民健康获得感,早日建成“健康巴中”。

  最后,我想用一副对联来结束我今天的访谈。上联是:医疗事业、医保大业、医药行业,业业兴旺;下联是:脱贫奔康、全面小康、人民健康,康康如意。横批:祝您幸福。谢谢大家!